拓宽领地的核心在于合理规划计划圈、高效采集资源以及优化舰队配置。计划圈是行动的基础,其数量随基地等级提升而增加,初期需优先用于资源采集而非盲目扩张。建立计划圈时,应确保其覆盖高等级矿点,并尽量缩短工程舰航行距离以提升效率。采矿平台能节省计划圈占用并提供采集加成,但需注意仅限同盟成员共享。
资源采集是领地发展的命脉,工程舰的编组与强化直接影响效率。中型工程舰搭配载货型721运输舰可大幅提升单次采集量,避免频繁往返。技术值应优先投入采集加速与仓储扩容,后期再补充移动速度。金属与晶体是前期关键资源,需均衡分配采集力量,而重氢在中后期战略中地位上升。矿点等级不影响采集速度,但高等级矿储量更丰富,适合长期对接基地生产。
舰队配置需兼顾防御与机动性,避免因战力薄弱导致已占领区域失守。FG300系列护卫舰成本低廉,适合作为前期防御主力,其装甲型号可强化为可靠前排。雷利亚特级驱逐舰能有效清理敌方护卫舰,在攻城战中表现突出。增援功能可突破指挥值限制,但需注意被增援舰队将失去曲速航行能力,远距离作战时应先派遣高速侦查舰定位再调遣主力。
领地扩张需结合战略地图与同盟协作。前哨站可连接矿点或中立设施,迁移基地至关键位置能巩固区域控制权。封锁任务可刷野怪获取经验,但需避免误伤其他玩家工程舰引发冲突。3-5名玩家共享矿区能提升防御效率,尤其在联盟战争阶段。内政管理中的科技研发与贸易协议可间接增强领地稳定性,需长期投入。
后期发展需转向深度探索与高价值目标争夺。满级基地解锁的舰船与装备插槽允许更复杂的战术组合,例如搭载量子侦察机的快速打击舰队。星门建造完成后,需重新评估星系态势并调整领地布局。资源分配应倾向于维持舰队战备状态,而非盲目扩建低级设施。领地宽度与防御纵深的平衡是长期运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