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意大利、马来、萨拉森、高丽和葡萄牙被公认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六个国家。这些民族凭借独特的经济加成、科技优势或特色兵种,在海战中形成明显的战术差异化。维京的龙头战舰拥有高输出和小体积特性,配合团队船坞打折的加成,使其成为团战核心;意大利则依赖廉价的海军科技升级和时代推进,在单挑海战中占据统治地位,其特色佣兵单位还能辅助登陆作战。马来的渔网无限资源和巨港控图能力,使其在红树林等特殊地图中表现突出。
萨拉森战舰凭借20%攻速加成,后期对射能力极强,而高丽的龟船和木材降价优势使其在狭小海域具备压制喷火船的能力。葡萄牙的卡拉维尔战舰拥有穿透攻击特性,黄金成本减免进一步强化其持久战能力。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能够通过经济或科技优势快速建立海军规模,并在特定阶段形成质变。例如维京的龙头战舰需到达城堡时代才能体现价值,而意大利的强势期从封建时代便已开始。
海战强国的次要梯队包括拜占庭、西班牙和中国等具备特定优势的民族。拜占庭的喷火船系完整科技树适合近海防御,西班牙的炮舰后期伤害增幅显著但依赖地形,中国的爆破舰生命值加成和科技研发折扣则体现其均衡性。这些国家需要更精确的战术执行,例如拜占庭必须利用喷火船克制箭船的特性进行局部突破,西班牙则需优先升级舰炮技术。
海战战术的核心在于资源调配与兵种克制关系。木材和黄金的采集效率直接影响海军规模,箭船系压制爆破舰,喷火船克制箭船,爆破舰则针对建筑和近战单位。维京的木材降价与葡萄牙的黄金减免本质上都是为延长海军作战周期服务。萨拉森虽然缺少快速喷火舰科技,但其箭船攻速加成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地图类型对海战民族强度产生显著影响。地中海等开阔水域图更适合维京、葡萄牙等需要展开阵型的国家,而群岛图则使马来的巨港和龟船获得更大优势。在团队战中,维京的船坞折扣能为盟友提供战略缓冲,意大利的佣兵则能协同陆军实施两栖作战。这些协同效应使得海战强国的选择往往需要结合团队配置和地图特性进行综合判断。
掌握海战强国的核心机制后,还需注意其与陆地作战的衔接。纯粹的海洋民族如维京在陆地战中存在步兵之外的兵种缺陷,而葡萄牙、意大利等复合型文明则能实现海陆协同。这种多维度的平衡设计使得帝国时代2的海战体系始终保持着动态的战略深度,任何单一优势都需要通过完整的战术链条才能转化为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