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长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生存能力的上限。优先考虑提升护盾抗性和恢复速度的舰长,尤其是带有护盾强化、抗性增益类技能的舰长。这类舰长能有效延长战场存活时间,为队友创造输出空间。防御流的核心思路是站得住才有输出,所以别光盯着攻击型舰长,生存向的加成才是关键。
军人职业的舰长通常更适合防御流,因为他们自带护盾或抗性加成的天赋。工程师和科学家职业的舰长也能用,但得看具体技能是否包含护盾回充或减伤效果。传奇舰长的T3级技能往往有质变效果,比如大幅提升护盾上限或降低受到的伤害,这类技能优先级最高。如果暂时没有高阶舰长,先用英雄或史诗级舰长过渡,重点选带护盾相关技能的。
舰长技能搭配要围绕抗性和续航展开。护盾回充器、抗性增益装置这类组件需要和舰长技能联动。比如舰长有护盾回充速度提升的技能,就搭配回充类装置;如果有动能抗性强化,就优先应对动能武器为主的敌人。防御流不是无脑堆护盾值,抗性均衡才能应对多类型伤害。技能芯片可以后天调整舰长特长,但要注意覆盖风险,建议先锁定核心技能再补次级属性。
实战中防御流舰长的操作侧重站位和时机。开战前确保舰长的护盾技能处于可用状态,遭遇集火时及时启动防御类超级装置。防御流舰长通常不需要频繁移动,但要注意避开敌方爆发期。如果队伍里有辅助型舰长,可以进一步强化防御能力,比如叠加护盾回复或减伤效果。防御流的缺点是输出偏低,所以舰长技能最好带一点团队增益,比如提升队友火力或降低敌人命中率。
后期培养重点放在舰长等级和技能升级上。记忆移植体优先给防御型舰长使用,快速提升等级解锁高阶技能。科研路线选择护盾科技或抗性强化分支,能进一步放大舰长效果。防御流成型较慢,需要耐心积累资源,但一旦成型就能在团队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别忘了定期检查舰长技能是否适配当前装备,微调搭配才能应对不同战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