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加装是提升战斗力的核心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模块装配、技术值强化、蓝图改造及战术编组实现。模块装配需根据舰船定位选择武器、防御或特殊功能模块,例如战列巡洋舰优先配备脉冲炮塔增强火力,而护卫舰则侧重护盾或干扰系统提升生存能力。技术值强化需通过战斗或开箱获取数据,对舰船各项属性定向加点,例如枪骑兵级驱逐舰优先减少武器冷却时间与提升伤害输出。
蓝图改造是加装的进阶方式,通过研究子型号或逆向拆解获取特殊技术。例如康斯坦丁大帝级战巡可通过改造脉冲炮塔系统提升对大型目标的杀伤力,而阋神星级驱逐舰则能通过定制火炮系统强化闪避与爆发能力。改造需消耗预制模组等资源,且需注意不同舰船改造方向的专精性,例如航母类舰船应优先强化舰载机搭载效率而非单体火力。
战术编组间接影响加装效果,需结合舰队定位调整。前排舰船应装配高护甲与能量抗性模块以吸收伤害,中后排舰船则侧重火力与命中属性。例如ST59级战巡作为前排需优先加装减命中与护甲模块,而太阳鲸级航母作为后排应强化舰载机出击速度与伤害。编组时还需考虑曲率航行与增援机制,避免因速度差异导致战术脱节。
资源管理是加装的基础保障,工程舰与采矿平台效率直接影响模块生产速度。大型工程舰需优先升级仓储与采集技术值,搭配721运输舰缩短往返时间。采矿平台可节省计划圈并提升10%-30%采集效率,但需注意同盟共享矿区的协作分配。电子币需用于购买武器调校技术,赛季清零机制要求玩家合理规划消耗优先级。
加装策略需动态适应战场需求,例如对抗高闪避目标时优先配备命中强化模块,而遭遇航母编队则需加装防空火炮系统。玩家需定期通过战斗报告分析效能短板,例如舰船生存率过低时需调整防御模块比例,输出不足则需优化火力冷却与暴击属性。同盟协作中可参考其他成员的加装方案,但需避免盲目模仿导致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