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炮作为二战风云中陆军部队的核心输出单位,其特点是射程远、对建筑和车辆单位有显著伤害加成,但防御能力较弱。使用时应优先部署在战场后排,通过其他部队提供视野保护,避免被敌方近战单位直接攻击。突击炮的射程优势使其能在安全距离对敌方建筑和装甲单位进行持续打击,尤其在攻城战中表现突出。合理搭配侦察单位确保其攻击范围覆盖关键目标,是发挥火力的关键。
突击炮的科技研发优先级较高,需优先升级相关攻击和射程科技以最大化输出效率。资源分配上建议保持钢铁和石油的稳定供应,因其生产成本较高但战损后补充压力大。战斗中需注意敌方空军和远程火炮的反制,可通过分散部署或搭配防空单位降低被集中打击的风险。突击炮不适合单独行动,必须与步兵、坦克组成混合编队,由其他单位承担前排抗伤职责。
在征服城市时,突击炮应作为第二阶段进攻主力。首轮先由轻型部队清除守军,待城防暴露后再调动突击炮集中摧毁关键建筑。注意控制突击炮的弹药消耗,长时间作战需配备运输单位进行补给。城市巷战中要避免进入狭窄区域,保持开阔射界才能发挥射程优势。若遭遇敌方反击,优先保护突击炮撤退而非硬抗,其训练成本决定了保存实力比临时战果更重要。
后期大规模会战中,突击炮集群需要策略卡牌强化。推荐使用全军突击增加攻击力,干扰射击降低敌方命中率,或攻城武器提升对建筑伤害。策略点紧张时可选择单一强化方向,通常攻击增益效果最为稳定。注意观察战场动态,当敌方出动轰炸机或火箭炮时,需立即启用防御策略或调整阵型,突击炮的生存能力直接决定中后期战局走向。
突击炮的军官搭配建议选择增加攻击和射程属性的指挥官,后勤型军官虽能加速生产但实战效益有限。装备选择上以提升伤害和精准度为主,防御类装备收益较低。战斗中要养成手动操作习惯,自动攻击模式容易浪费火力在次要目标上。通过持续练习掌握预判射击和集火切换技巧,能使突击炮成为改变战局的决定性力量。